翟崑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
  習主席提出我國周邊外交應貫徹‘親、誠、惠、容’理念,並與“平等、互利、互信、協作”等新安全觀的核心理念相結合,發展出一整套推進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說法和做法。
  20年來,新安全觀作為中國開展周邊外交工作的重要理念,與時俱進,有力推動了和平周邊與和諧周邊建設。未來,新安全觀可致力於推進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。
  新安全觀從孕育到今天,大致經歷了兩大階段。第一階段是第一個10年(1991-2002),主要任務是助推和平周邊建設。新安全觀萌芽於冷戰結束,發展完善於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和本世紀初,其核心理念是平等、互信、互利、協作。新安全觀是在中國處理與周邊國家關係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。新安全觀萌芽於中蘇邊界和邊境裁軍談判,首倡於“上海五國”進程,發展於東盟地區論壇和日內瓦裁軍談判等地區和國際多邊會議,落實於黨的十六大報告文件。在新安全觀的指導下,中國與中亞國家解決了邊境領土問題,加強了在“上海五國”、東盟地區論壇等地區組織內的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合作。這個時期的新安全觀可稱之為1.0版。
  第二個10年(2002-2012),主要任務是助推和諧周邊建設。新安全觀理念貫穿於《中國和平發展白皮書》、《中國國防白皮書》,以及黨的報告文件中,與其他外交政策理念相輔相成,構成有機整體,成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,推進和諧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在新安全觀的指導下,中國推動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,與東盟簽署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》,加入《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》,積極推動解決朝核問題的“六方會談”,參與香格裡拉對話會、東亞峰會、東盟防長擴大會議等,應對災害、氣候、能源、國際金融危機等全球問題。這一時期的新安全觀可稱之為2.0版。
  周邊首要,亦當首善。在周邊工作座談會上,習主席提出我國周邊外交應貫徹“親、誠、惠、容”理念,並與“平等、互利、互信、協作”等新安全觀的核心理念相結合,發展出一整套推進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說法和做法,使新安全觀成為中國、周邊乃至世界的共同理念。換言之,新安全觀將迎來第三個十年的發展,有必要在前20年的基礎上創新3.0版。
  在性質上,使之更適應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特征,反映世界及周邊的發展態勢。在實踐上,對解決新時期的新問題更具指導意義,使平等、互利、互信、協作的核心思想更容易貫徹執行。在理念上,使之既能發展普適的共同安全思想,又體現中國修己安人的治理思想。在功效上,使之更有利於周邊與世界的和平、發展、合作、共贏。
  當下,新安全觀服務於周邊“命運共同體”建設應特別強調三層含義:
  一是整體優化。各國都是“命運共同體”的有機組成部分,利害關係錯綜複雜,牽一發而動全身。如果整體不佳,個體必受牽連,也就是“大河有水小河滿,大河沒水小河乾”的道理。比如國際金融危機致使周邊國家的外部國際環境和經濟環境趨緊。如果個體損己利人,結果也只能是於整體不利,於己不利,也就是“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”的道理。
  二是變通適應。世界的變化是常態,需要各方不斷順勢而為,進行階段性調整,變通政策和做法,在相互適應中走向合作共贏。比如,美國在軟硬實力下降的時候就採用巧實力,取得變通之效,但如果美國繼續抱持絕對安全教條,一意孤行,可能走向窮兵黷武的死衚衕。再如,中國超越冷戰思維提出“新安全觀”思想有助於促進地區穩定,但如果不根據實力的增長實施新的安鄰政策,則會引起鄰國和美國的不滿與疑慮。
  三是合作共贏。“命運共同體”各方互動的原理是合作共贏,推進國際社會的進化。在“命運共同體”內,各國只有相互尊重,相互適應,同舟共濟,權責共擔,共同增進人類共同利益,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。冷戰結束至今大國之間很難發生大戰,可以說大致超越了“互為敵人”的叢林時代。當前大國之間以及大小國之間既競爭又合作,國際社會進入“對手與伙伴”的競合時代,已孕育合作共贏的要素,但同時也必須認識到這將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。
  (原標題:新安全觀3.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x29fxjvq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